《 你喜欢跑步吗?》
跑者阿牧 大家好,我叫阿牧。我不是拥有百万粉丝的跑圈KOL,也不是具备非凡实力的跑圈大神,和大家一样,我只是个普通的跑步爱好者。作为一个市民跑者,我想分享我与跑步的那些事儿。 一、休闲瞎跑 在人生的前20来年,我与跑步的交集并不密切。从小到大,体育都是我的弱项,以至于一直蝉联学习积极分子,但从未染指三好学生(体育不好)。偶尔几次涉及跑步考试,带给我的印象也都是上气不接下气的“痛不欲生”。“跑步”在我的概念中,就是绕操场两圈半,最长一千米,多1米我都不会跑。 工作稳定后,体态逐渐发福起来。2014年4月的某个夜晚,我决定出去跑(zou)跑(zou)。2.25公里,配速6分12秒,这是我有轨迹记录的第一次跑步。 2014-2017年,四年的年跑量分别为101km、140km、87km和111km。对的你没看错,是“年”跑量。虽说这个阶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跑步并没有带给我什么改变,但也不经意间让我的生活与“跑步”有了交集。毕竟这近400km的跑步轨迹,永久地存在了互联网的记忆里。 二、规律锻炼 2018年4月某日沐浴后,看着镜中油腻的自己,我心生厌恶。想着一年后儿子上幼儿园了,肥腻的“爸爸”去接娃,实在是“画面太美我不敢看”,有损儿子颜面。加上近几年相关体检超标指标的“助攻”,痛定思痛,我决心重拾跑步。 2018年5月加入跑团这个神奇的组织,开启规律跑步打卡;9月参加人生的第一场跑步比赛,7.5km欢乐跑;2019年1月完成人生第一个10km;6月首次尝试半马;10月首次完成正式的半马比赛。 这个阶段跑步的初心就是减肥。整个跑步历程并不算激进,每次慢跑5km,月打卡8次就算完成任务。月均跑量不到100km就去尝试了半马,现在看来有点不知者无畏。跑步一年掉肉30斤,跑步带给我的正向反馈超出我的想象,也逐渐让我爱上了这项运动。 属于我的日落检测场 三、科学训练 首马后,我入手了心率带。某种意义上,这也许代表着叩开了严肃跑者的大门。我开始逐渐关心步频、心率、区间配速、垂直振幅,了解跑步课表、训练周期,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有关科学跑步的文章和书籍。我在2021年8月接触了RQrun,一见如故、相见恨晚,并于12月参加了RQ组织的冬训营,正式开启了科学训练。 从冬训营一开始,我就打算严格按照教练安排,不错过或偷懒任何一节课,尝试下“按照科学训练,自己可以变多强”。因此整个春节期间甚至阴雨天气,都没落下课表。 经过4个月的RQ冬训营,跑力逐步提升,2022年3月半马自测以均配500成功PB了12分钟。 冬训营期间跑力值变化 4月跑力涨到最高值后,由于没有目标赛事的激励,渐入夏季疏于训练,跑力值飞速下降。因此6-7月参加了RQ的5K加速营,8-11月参加了RQ夏训营。 即使整个8月因无法出门而状态下滑、跑力下降,但我依旧没放弃回归之后的追赶和努力。运动的迷人之处正在于没有一滴汗水会白流,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。 事实上,RQ对于体能状态和比赛成绩的评估及预测非常精准,依照跑力制定配速策略,已成了每次训练前我最乐在其中的事情。也正是依托RQ精准的测算模型,在夏训营结束时,我成功完成了这个赛季的PB。 5k加速营和夏训营期间跑力值变化以及PB记录 2018年到2022年,半马从200到140,我想这远不是结束,而恰恰只是新的开始。 未来科学训练一定会带给我更多的惊喜。 四、分享热爱 跑步给予了我多层次的快乐。 有改善容貌状态,收获他人赞赏的内心快乐;有城市旅行跑步,满足轨迹打卡的收藏快乐;有排解生活忧愁,与生活和解的释怀快乐;有提升跑步水平,探寻自身极限的训练快乐;有规律生活计划,安排自己人生的掌控快乐;有正面榜样形象,引导孩子户外的陪伴快乐。 因此跑步成了一种信仰,一种我逢人就推荐、遇人就安利的信仰,我与朋友的聚会逐渐从周末晚上约个串变成了周末早起约个LSD。 这么多快乐里,最令我津津乐道的,是家里的小仙女也被我“拖下了水”,迷上了跑步。当家里有了两个跑者后,“谁带娃”就不再是争执重点,毕竟跑者都是相互理解的,我俩讨论的重心往往是怎么把儿子搞出去陪我俩溜操场、跑公园,怎么教会儿子骑车给我俩递补给、拍视频。慢慢的,跑步成了一家人情感的纽带,跑步app中每个城市的每一段轨迹,都记录着一家人外出参赛的快乐和同行旅游的欢笑。 在参加过的众多马拉松比赛里,印象深刻的有两场。一场是我的首马宁波马拉松。那时候小仙女还没入坑,带着刚学会说话没多久的儿子一起在现场给我加油。 临近比赛终点,听到儿子在赛道旁奶声奶气地对我喊“爸爸加油”时,真的比任何能量胶都给力。另一场是奉化桃花马,那场的主题是“桃花见证·情定今生”。那是我第一次作为站台选手在获奖仪式环节领取奖牌,但并不是因为获得名次,而是因为以夫妻身份双双完赛、携手完成了桃花马的征战之旅。 五、严肃跑者 我早就明白,作为一名朝九晚六正常上下班、偶尔还要加班搬砖的业余跑步爱好者,即使想成为严肃跑者,也绝无可能像专业运动员一样拥有成块的训练时间。而我能做的,只有平衡训练(自己)、家庭(陪伴)、工作时作出合理的时间分配和选择。 清晨5点前的操场,夜晚20点后的公园,甚至是中午仅有的1小时午休时光,都是我争分夺秒完成课表的训练机会。我真的很珍惜每一次有限的可以跑起来的机会,并且希望使之效能最大化。 清晨的公园,鸟鸣伴我课表 间歇跑、有氧跑、节奏跑,热身跑、冷身跑,力量训练、肌肉放松,各式各样课表的合理组合,科学化、数据化的训练,偶尔抛开手表和课表的随心跑,放空的思绪和流淌的汗水,都能使我感受到跑步时纯粹的快乐和满足。 越来越了解和掌控自己的身体,同时带给周边人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,进而正向影响家庭和工作。我想,这也许就是跑步带给我的意义,让我更加勇敢和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。 每次在操场跑课表就会开心到飞起 我叫阿牧,是个严肃跑者,这是属于我的平凡又闪光、倔强且不服输的跑者故事。呐,你喜欢跑步吗? 截图选自<强风吹拂>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