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论你是否支持,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数据的时代。
老一代的体能教练可能还记得摸着大动脉默算心率的时光,如今的我们只要一块运动手表就可以获取各式各样的数据。从基础的配速、心率到高阶的步频、功率,这些以前只流传在实验室和职业运动训练场的 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,已逐步推广到运动爱好者群体。
每次运动过后,打开APP关注自己的运动数据,已经成为他们的日常;而在运动生化领域,实时的血液成分数据,也许会成为下一个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新指标。
CGM —— 马拉松大神的新武器
马拉松大神、两届奥运会冠军、人类马拉松的极限......基普乔格在耐力运动领域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,他身上的各式装备也代表着耐力运动科学的最前沿,成为马拉松跑者们的关注焦点。
最近,这位大神在训练和比赛时手臂上多了一个白色小贴片。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,正在实时监测他的血糖含量,从而为他能量补给提供精确的指导。
这就是CGM(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),实时葡萄糖监测系统。
在耐力运动项目中,糖是人体供能系统最直接的底物。不论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蛋白质,都需要先分解为葡萄糖再经由血液循环为人体使用。关于血糖含量与运动表现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一百年前。在1924年的波斯顿马拉松比赛上,研究人员通过采集分析参赛者的血样发现,表现低于预期的,尤其是撞线时经历头晕和短暂行动能力受限的选手,血糖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参赛者。在随后一年的比赛上,同样的一批选手,通过适时的能量补充,都取得了更好的成绩。
一百年过去了,运动营养已经发展成为一名学科,成为专业运动员成功的重要辅助手段,而血糖含量也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监控指标之一。
过往的血液分析需要进行反复的血液采样;CGM打破了这一限制,使用者只需通过一根软针将传感器植于皮下,在佩戴后的一个周期内,血糖含量数据便可以以5分钟一次的频率自动记录并传输到手机等终端上。CGM最早开发运动于糖尿病人群,患者免于每天扎手指之苦的同时,可以实时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,从而更好的尽心饮食和药物控制。随着基普乔格的“破圈”, 这个“小白贴”在包括铁人三项、超远距离马拉松在内的各类耐力运动圈子里逐渐流行起来。
从42KM到24h
包括专业运动员在内的很多CGM使用者的初衷,是将其作为汽车的“油表”、手机的“电量”显示自己的能量储备情况。然而,糖分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却有多种,人体内的能量转化活动也远比汽车和手机要复杂的多。
事实上,血糖在人体内更多地是扮演着能量“中转站”的角色。当摄入能量时,食物首先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,过量的血糖会以糖原、脂肪等形式储存起来;当身体需要能量时,糖原、脂肪再经过分解成葡萄糖经由血液供给到细胞中。
人体有一套完整的机制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。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在90 - 110 mg/dL,饥饿时可以下降到70-90 mg/dL,饭后可以上升到110 - 140 mg/dL。
血糖的不稳定会造成人体机能的紊乱,因此在运动过程中,血糖含量并不像汽油、电量一样线性减少,在运动开始阶段甚至会随着供能底物的代谢分解略微提升;在大运动量的运动比如马拉松、铁人三项中的后半段,可以观察到血糖含量的逐步下降;相反当摄入食物后,血糖含量会有明显的提升;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,应激反应也会造成瞬时的血糖急剧升高。
因此,如果只关注运动过程中的血糖含量变化,可能会造成很多误解;CGM系统真正潜力,在于把对运动监控从原来的运动时间段内的表现数据,拓展24小时涵盖运动和恢复、饮食和睡眠的完整体系。
血糖含量数据与运动表现数据的结合
结语
CGM从医用领域“跨界”到运动领域,其便利性和科学性,加上大神基普乔格的背书,都表明其在耐力项目上的应用潜力。
通过佩戴CGM,运动员不仅能随时检测自身的葡萄糖消耗速度,定制更符合自身情况的补给方案,确定能量补充的最佳时间,还能进一步辅助赛事前期和后期的能量管理。对于运动爱好者而言,CGM也能更好地引导健康的锻炼和生活方式。
作者:黄阳(硅基动感),Rui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