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专业文章
  • 会员权益
  • 个人中心
  • 登录 注册
首页 专业文章人物 | 影响更多人成为严肃跑者

人物 | 影响更多人成为严肃跑者

严肃跑者专访
作者:RQ教练 日期:2023-08-31 10:12:01 浏览:2509

RQrun跑者 何炳玄

RQrun的活动,邀请几位跑者做访问,了解大家认为“什么是严肃跑者”,作为一名非专业出身的跑步教练,使用RQ多年,觉得自己还是可以“现身说法”。

我认为的严肃跑者是什么样的呢?

1、有目标

2、有执行

3、能坚持

4、会反思

我认为自己是严肃跑者吗?

我觉得我是严肃跑者,以上四点不只是自己在做,也开始影响到更多人去做,让一些热爱跑步又追求进步的跑者成为严肃跑者。

我叫何炳玄,是一名跑步教练,但是我不是体育专业出身,对于跑步只是当初为了减肥,在2017年的某一天,突然发现自己胖到弯腰都弯不下来了,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成了胖子,那时候脑子想到的一个念头就是减肥,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要减肥,就开始了我的跑步生涯,只不过那时候不清楚跑步原来也是需要讲究的。

跑步讲究装备,讲究热身与拉伸,讲究力量训练与技术训练,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不断在跑步中踩了坑然后慢慢地就进行了调整,直到后来发现大家对于跑步的误解还有很多,因此就选择成为了一名跑步教练,通过自身能影响更多人科学跑步。

article/2023-08-31/16934477779761.jpg

与学员合影

跑步跟跑马拉松是两码事,锻炼跟训练也是两码事。

这点作为跑步教练应该要清楚,所以在面对不同学员的不同需求时要做好区分,而自己带了一批又一批备战马拉松的跑步爱好者,他们对于科学训练也是模模糊糊,直到真正进入到科学训练中。

整个马拉松备战周期会去到16周接近4个月的时间,这个时候除了要有专业的教练与科学的训练计划外,还需要有专门的设备和专门的APP来提升训练的效率。

所以那时候就开始使用运动手表以及RQ了,如果说运动手表能帮忙收集更多跑步的数据,那RQ则是把这些数据进行加工与整合,呈现出目前的身体状况,从而帮忙跑者更清楚了解自己。避免了“靠感觉”来进行训练,从而产生很多问题,特别是自己的感觉还不靠谱的时候。

article/2023-08-31/16934477966571.jpg

我跟RQ结缘很早

大约是在2018年的时候,那时候第一次带领比较大的训练团队备战2018年的广州马拉松,带队训练的过程,不断地丰富了自己的执教经验,也升华了自己的执行方式,不断地通过RQ的身体状态指数,结合整个训练周期,慢慢地了解自己和学员在备战过程中的状态情况。

在周期训练中提升跑力,降低疲劳,从而在真正赛事来临的那天把状态调到最好,事实证明这样也是非常有效的,举个例子,2018年的广马我也对自己整个身体状况指数进行了总结,从第一周到第十六周,慢慢地进行上升,而疲劳指数虽然也有所上升,但在最后两周的时候就开始下调,到真正比赛的那天就达到了正数,以一个非常好的状态进行比赛。

同样的情况我也用于了2019年4月的扬州半程马拉松,经过了12周的训练周期,最终在赛前一晚看到了RQ对我半马成绩的预测为1小时36分10秒,最终成绩是1小时36分21秒,误差11秒时间。跑完后一对比确实是惊呆了,这么准确的预估,应该是没哪个可以做得到啦!从那以后,我就用这个案例来“安利”RQ。

article/2023-08-31/16934478141980.jpg

扬州半马完赛证书

作为教练给的一些跑步建议

以上就是我与跑步、与RQrun的故事,作为一名跑步教练,给热爱马拉松的大家一些跑步建议:

1.有条件的话找一名专业的教练带着你,有教练带着可以少走很多弯路;

2.建议把训练周期化,只有周期的训练才能帮你系统地提升,还能避免疲劳与损伤;

3.跑步不只是跑,还要注意加入力量与技术的训练,这样你的运动表现才会最好。

从2021年的12月份开始,我就在广州增城新塘的“广州火箭队”开设了跑步训练营,通过了三个周期的训练,很多刚刚开始跑十公里都比较吃力的同学,如今都可以轻松应对半马甚至全马了,而他们跟着训练的这三个周期,并没有因为跑力的提升而产生运动损伤,基本上做到了无伤提升的理念,这也是我一直所提倡与践行的,期待同学们在测试中有更好的表现,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付出的汗水。

对了,如果你要问我为啥这么喜欢跑步,我只能说因为热爱。

正因为热爱,所以坚持,正因为坚持,所以有效,希望更多的跑步爱好者能够走上科学跑步之路,享受跑步带给我们的乐趣,而不是伤病。


(1)
(2)
用户留言

最新文章
  • 知识 | 空气质量对跑步训练影响

    2025-05-07 11:31:21

  • 训练 | 跑步数据那么多,该看哪一个?

    2025-05-06 17:07:15

  • 为什么800米以上的距离被称为中长跑?

    2025-04-23 15:25:38

  • 知识 | 跑者必备的心理技能

    2025-04-15 17:26:47

  • 训练 | 公开水域与泳池有何不同?

    2025-04-11 16:05:01

热门文章
  • 找到自己的心率区间

    浏览:70678

  • 如何缩短触地时间?

    浏览:57296

  • 训练状态|指数到多少最适合比赛?

    浏览:52366

  • 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:间歇训练

    浏览:33553

  • 跑步时触地时间要多短才算好?

    浏览:31828

标签列表
  • 跑步训练
  • 中长跑
  • 运动心理
  • 游泳训练
  • 马拉松数据解析
  • 跑步装备
  • 停训对运动表现的影响
  • 停训焦虑
  • 运动恢复
  • 马拉松数据解析
  • 厦门马拉松
  • 感知时间
  • 减少运动时间
  • 赛道礼仪
  • 手表指标
  • 提高运动表现
  • 主观监测
  • 运动监测
  • 自评量化表
  • 自我监测
  • PB
  • 海拔
  • 高海拔
  • 跑步机
  • 配速区间
  • 配速
  • 配速
  • 最大心率
  • 训练营
  • 训练营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会员权益
RQ官方微信
微信公众号
RQ小红书
小红书

下载 RQrun手机应用

App Store Android
Copyright © 2018-2025 东莞羽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76431号 服务条款 隐私权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