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几年前跟甘思元老师谈话时,他提到“次第无误,质正量圆”。
八个字,一直记在心里。我的理解是:先有训练的“次第”(优先顺序),才有训练的品质,最后才求训练量的圆满(找到当下适合该学员的训练量)。所以在思考跑者的专项力量训练时,动作“次第”的逻辑一直是我首先需要确认的。
最终,我定下来的次第是附图的金字塔:活动度→稳定度→维持姿势的能力→下肢刚性→弹性→转换支撑(拉起的能力)。“拉起”是在腾空阶段,看起来最不费力的“拉起”,反而最需要力量。这篇文章正是想说明其中的关系。
“拉起/转换支撑”是指跑者腾空后,脚掌向上移动,接着向前摆动的过程。因为是在空中,下肢无须负担体重,而且脚掌和腿部的重量也很轻,摆动应该不用费太多力气,但在空中的这些动作,反而最需要力量,不然根本做不出优秀的“拉起技巧”。身体在空中时所需的力量,并不一定需要很大/很壮的肌肉。
支撑期:“力量”的需求主要来自支撑腿,要撑得住自己的体重,支撑得愈稳,身体向前移动的速度与效率愈高。此时脚掌是Support;移动的部位是躯干和腾空腿。
腾空期:“力量”的主要需求改成维持躯干的稳定度,此时Support改为躯干,移动的部位则变成刚离地的后脚;我们希望后脚能“及时”向前摆回身体下方。
这里用“及时”的意思是,不应主动加速拉回后脚,更不应过度用力使脚悬在身后太久。加速拉回会使躯干向后,破坏原本的节奏,也会很容易使得下一步的脚掌落到臀部前方;过度上拉或脚掌离地后不懂得放松,使得腾空初期的脚掌悬在身后,不只后大腿容易紧绷,跑步效率下降、另一只脚掌容易落在臀部前方造成刹车效应。
过去在分析跑者的跑姿时,发现不少跑者都会有“后腿悬在身后,无法『及时』回到臀部下方”的问题,在担任教练初期会以为是跑者技巧上的问题,因此一直要求跑者放松,让后腿“自然随着重力摆荡回来”(不主动向前拉回,也不要不自觉用力地使脚掌悬在身后),可是后来发现跑者不是不听话或是技术练不够,而是他们力量不够,所以做不到。
基本的逻辑是:支撑不稳定,非支撑(移动)的部位就无法放松。意思是当Support部位晃动或振动了,非支撑部位就会自然紧张、不自觉用力。
当身体离地后,如果此时躯干不稳定(骨盆前倾或躯干扭转),后腿就会无法放松。腾空时躯干无法稳定的原因相当多,只要下面其中之一发生,躯干都会不稳:
1. 胸椎与肩关节活动度不够,上肢关节太紧,所以摆臂空间不够,造成躯干的扭转。
2. 髋关节的活动度不够,躯干在向前落下阶段势必会臀部扭转,带动胸椎扭转。
3. 躯干与臀部的链结力量不足,无法抗伸展与抗旋转。
4. 下肢支撑力量不足,落地后撑不住, 膝盖过弯、臀部下沉,造成身体上下振动幅度太大。这会造成腿部离地后过于僵硬,如此后腿变成了Support,躯干就会更容易不稳(躯干想不动的话就要更用力才能保持稳定)。
5. 下肢没有弹性,所以落地与离地是以肌力为主,造成下肢肌肉在离地前仍是处于相对紧绷的状态,那离地后当然就无法及时向前摆荡。反之,具有弹性的下肢,落地/离地时的肌肉相对放松,因此一离地就能自然随着重力,像钟摆一样向前摆动。
归纳来说,活动度、稳定度或下肢力量不足都会使腾空期的躯干不稳定,躯干不稳定,后腿就无法放松地像钟摆一样随着地心引力自然向前摆荡。
所以,又回到了相同的训练逻辑:“需要有力量,才会有好的技术“
连看起来最不需要力量的腾空阶段也是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