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加马拉松比赛通常需要至少12-16 周的周期训练,跑者按照规定的训练计划逐渐增强耐力、力量和速度。
周期计划的基本模式是,逐渐增加训练负荷再进行几周较轻负荷的恢复周,使跑者从训练压力中恢复和适应[1]。
执行周期计划的跑者很少会长时间不训练,也很少一周的每一天都训练,大多数人每周训练3-5天。因此,连续 2-3天没有训练是可以预料的。然而,更长时间的停训可能与伤病或其他事件有关。
即使是最坚定的跑者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也很难达到工作-生活-训练的完美平衡,忙碌的生活、伤病、以及动机问题都可能扰乱训练导致停训。停训会使跑步成绩下降,不过只要你回来继续训练,体能水平又能恢复增长。
但是在马拉松比赛日期已经确定的情况下,停训后除了体能的下降,还有总训练时间的减少,这个停训会对最终的马拉松成绩造成多大影响?
2023年的一项研究通过量化停训的影响,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结论,或许可以帮助跑者和教练更好地理解关于训练和停训之间的关系[2]。
研究者统计了在2014-2017年之间完成马拉松比赛的30万名大众跑步者的1500多万次比赛,这些跑者要满足两个要求:
(1)至少有一场在备赛期间(比赛前的12周内)经历过停训的马拉松比赛;
(2)至少有一场在备赛期间不受干扰的马拉松比赛。备赛期间有停训的马拉松和无停训的马拉松之间的时间至少为6个月,不超过2年。
1.停训频率
如下图所示,无论性别、年龄等因素,接近60%的人都经历了超过7天的停训,但是长时间停训的人比例非常少,大约只有15%的人经历了超过14天的停训。
如下图所示,有约70%的人在训练计划早期经历了7天以上的停训(比赛前的8-12周),有约50%的人在训练计划末期经历了7天以上的停训(比赛前的3-7周,不包括前2周是因为可能存在赛前减量而刻意安排停训)。这可能意味着随着比赛临近,人们越重视比赛,抵抗干扰的能力越强。
这个结果的局限性是,可能会低估训练计划末期停训的人数,由于停训更有可能与受伤或疾病有关,因此,后期停训的跑者更有可能没有参加比赛,而这些没有完成比赛的数据也就不存在于统计中。
2.停训成本
以上结果都可以预见,不过这篇研究的核心是,当停训发生后对比赛成绩影响的量化。这里用了一个指标是停训成本,意思是因为停训导致实际完赛多花的时间,计算方法是:停训成本=(有停训的完赛时间-无停训的完赛时间) / 无停训的完赛时间。
如下图所示:
在性别上,男性的停训成本(约4%-8%)要大于女性(约3%-6%);
在年龄上,较年轻者(≤40岁,约4%-9%)的停训成本要大于较年长者(>40岁,约4%-6%)。
如下图所示:
在停训的时间上,训练计划末期的停训成本(约5%-10%)要大于训练计划早期(约4%-8%);
在跑步能力上,较快跑者的停训成本(马拉松成绩<240min,约5%-9%)要大于较慢跑者(马拉松成绩≥240min,约2%-3%)。
这项研究虽然不能精确的告诉你在停训时怎么做,但通过对停训成本趋势的判断,能帮助你在停训发生时更好地调整训练和比赛预期。
3.总结
对此,我们能得到一些启发:
(1)男性和较年轻者的停训成本更高,不要因为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导致更多的停训;
(2)跑步较慢的跑者停训成本并不高,不要因为一段时间的停训气馁而放弃比赛;
(3)如果必须停训且可以选择时间,尽量发生在训练计划早期(例如伤病时要早休息,如果忍到末期再休息,停训成本更高)。
文/郭子仪
小编提醒:训练过程,注意恢复与休息,可以大幅减少伤停的情形发生。
延伸阅读:睡的越好,跑的越快
参考文献
1. Bompa T O, Buzzichelli C. Periodization-: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[M]. Human kinetics, 2018.
2. Feely C, Smyth B, Caulfield B, et al. Estimating the cost of training disruptions on marathon performance[J]. Frontiers in Sports and Active Living, 2023, 4: 507.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