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专业文章
  • RQ商城
  • 登录 注册
首页 专业文章【案例分析】登山、超慢跑等「活动」并不能取代E强度的「训练」效果

【案例分析】登山、超慢跑等「活动」并不能取代E强度的「训练」效果

作者:羅譽寅 日期:2016-07-20 14:00:00 浏览:13280

首先我会建议这位跑者最近该重新实测一次最大心率,因为近期好几次训练都有比目前所设定的176bpm更高。RunningQuotient的分析功能大多根据跑者实际的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去计算,如果这两个数值不准确,所分析出来的结果就有可能会跟着失准。


这位跑者在7月10号跑了一场10公里的比赛(或测验),但大约在7公里过后开始明显掉速,而当时的心率也早已经达到他自己所设定的最大心率值一段时间了。前7公里的心率几乎都落在4到5区(储备心率的90%以上),对大部分跑者来说都不可能撑完10公里,所以可以确定他在当时的配速太快(强度太高)了。


根据他的当前跑力(48.9),10公里的成绩应该会跑42分钟左右,而这一次比赛的时间只有49分29秒,主要是后段严重掉速所致(从4:30掉到5:30/km);该笔纪录的实时跑力只有41.9。另外,在10公里比赛的前一天进行了一次90分钟的超慢跑训练(他的E配速是在5:00~39/km之间,而这次超慢跑的平均配速是7:23/km),对于隔天的表现也有一定的影响。

缺乏稳定的E强度长跑训练,基础耐力不足,很可能是导致跑力举足不前的主因。从他的训练日志中虽然可以看到很多长时间的纪录,但仔细查看后会发现通常都是登山或是超慢跑(低于E配速或E心率)的纪录,虽然这些「活动」都会为身体带来压力,但都无法达到E强度跑的训练效果。


最近这位跑者也许已经知道这方面的问题,因此我发现最近一周强度1区的训练比例提高了不少。根据他的「各强度区间图表」,过去30天强度1区的比例只有63.2%,而最近一周则提高至76.2%。


未来训练建议:

  1. 建议这位跑者在一周内至少安排两次以上的有氧慢跑训练,让有氧基础更扎实,可以参考哲睿教练的文章:《想盖高楼之前,你的地基打得够深了吗?》

  2. 「打底」过程需要多久?每个人都不太一样,我们可以透过「E配速90分钟的心率飘移幅度」来判断什么时候可以进入下一个训练周期,一般会建议达到第8级(心率飘移在10%以内)才算是建立出良好的有氧耐力。

  3. 在锻炼有氧耐力的同时,不要忘记速度的重要性。在每次长慢跑之后可以加入几趟10~15秒的快步跑,或是在一周当中安排一次R配速的训练,以降低长慢跑会让肌肉收缩变慢的「副作用」。


(14)
(11)
用户留言

最新文章
  • 人物 | 难道这就是中年大叔的命运吗?

    2025-09-12 10:04:44

  • 2025 RQ夏训营 第三阶段转换课

    2025-09-07 11:55:28

  • 人物 | 呐,你喜欢跑步吗?

    2025-09-02 15:49:28

  • 知识 | 肌氧饱和度,新指标or大玩具?

    2025-08-29 16:23:25

  • 功能 | RQrun官网全新改版大升级!

    2025-08-28 16:13:53

热门文章
  • 找到自己的心率区间

    浏览:73984

  • 训练状态|指数到多少最适合比赛?

    浏览:61801

  • 如何缩短触地时间?

    浏览:59620

  • 突破自我的最佳途径:间歇训练

    浏览:35489

  • 跑步时触地时间要多短才算好?

    浏览:33482

标签列表
  • 跑者特别企划
  • 跑步故事
  • 肌氧饱和度
  • RQ官网
  • 跑到肚子饿
  • 补给
  • 成绩预测
  • 跑者比赛数据
  • 马拉松记录历史
  • 减量和恢复
  • 训练强度
  • 训练量
  • 交叉训练
  • 间歇跑训练
  • 连续跑训练
  • 马拉松数据解析
  • 连接wahoo
  • 马拉松历史
  • 训练营
  • 营养建议
  • 跑姿分析
  • 赛事2.0
  • 群组讨论区
  • RQ五力
  • 运动月历
  • 月度统计
  • 周期训练
  • 训练强度
  • 白金会员
  • 新用户福利
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会员权益
微信公众号
小红书

下载 RQrun手机应用

App Store Android
Copyright © 2018-2025 东莞羽笙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备案号:粤ICP备18076431号 服务条款 隐私权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