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ain是我带过两届训练营的学员,跑龄约1年多,之前他都是以半马为目标赛事作训练,去年11/17鹿港半马达标后,先调养休息了一阵子,接着我们展开了一对一、为期15周的全马周期化训练,目标为3/11的晨曦麦香全马。Abain基本上没有全马的
从RQ创立以来就开始使用至今,初期的半年抱着好玩的心态看看跑力、训练指数、体能指数…等,直到2016年11月因为旁听Garmin PB班的课表才开始认真记录及使用,到现在已经有15个月认真记录的大数据了,而这些大数据对我来说正是好好准备一场
数据分析的力量初马3:26文/趙宇 2017-12-26一年多后,当我通过2017亚锦赛&东莞国际马拉松35公里的指示牌时,想起了第一次跑步的那个下午。这个开头借用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套路,因为初马3:26的成绩,对我这
我跟大家一样,只是一个业余长跑爱好者,由2012年开始练习10公里和半马。直到2013年,第一次参加马拉松,成绩是3小时33分,其后再于2014的渣打香港马拉松跑进3小时26分。当我以为自己拥有达到BQ*的能力时,其后连续六次的全马挑战却是
余谦的半马最佳成绩1小时32分58秒达成后的代价是左脚掌严重受伤,赛后花了非常多的时间疗养。后报名加入挑战营,希望可以再度突破自己的半马纪录。但是四月初再度受伤,不得已暂停训练课表。教练团针对受伤的学员个别调整训练内容,追踪伤势状况。余谦非
跟黑白白在社团认识很久了,但其实一直都不是太熟悉,不过印象最深刻就是她在每次的训练中都非常认真投入。黑白白提到:「在全马PB班之前,月跑量大多落在200km附近,半马成绩也进步到还不错的105分,但在全马成绩上却没有太大进展。而且在2016
这次分析的主角是国内的菁英铁人三项选手杨志祥,之所以会想要分享他的纪录,是因为他是我目前在RunningQuotient上所看到,触地时间与腾空时间数据表现最好的选手。这一篇文章会利用他在今年三次5公里的测验数据,来说明他的技术到底好在哪里